金石中學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考試卷
高二年歷史文科班
(考試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命題人:林茂德2012.11.12)一.單項選擇題(2×25=50分)
1古代有一個佛偈故事:廟前佛幡隨風而動,方丈以此考問眾徒。甲徒曰:“風催幡動!”乙徒曰:“幡何動?分明是你心動!心動才有幡動!”。下面的思想與乙徒相近的是
A.萬物皆只有一個一理 B.確理而后有氣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東西,如果他們相信荀子的理論,可能對小孩采取的態度是
A、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會改正錯誤
B、認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錯誤是一時糊涂
C、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必須嚴厲地懲罰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認為孩子犯錯本性造成,而是環境不好,應擇善而居
3.儒學從先秦時期的民間學說到漢代轉變為官方學說,主要是因為A.儒學內部的改造 B.統治集團的斗爭
C.杜會環境的變化 D.其它學說的衰落
4.在敦煌藝術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實的悲苦無奈;隋唐壁畫則更多的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幸福與祥和;宋朝壁畫中,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國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D.藝術內容的時代性
5. 下面兩幅圖選自《蔡志忠漫畫》,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
哪一學派的思想主張( )
圖一圖二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儒家、墨家D.墨家、法家